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2025-3-31 13:48| 发布者: 咸阳教育之声| 查看: 34| 评论: 0|来自: 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劳动意识和文化认同感,3月28日,我校组织初中部部分学生开展以“礼敬先贤传薪火,手植青松护山河”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通过陵园祭扫、植树劳动、农耕体验、非遗实践 ...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劳动意识和文化认同感,3月28日,我校组织初中部部分学生开展以“礼敬先贤传薪火,手植青松护山河”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通过陵园祭扫、植树劳动、农耕体验、非遗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红色精神,体会劳动价值,厚植家国情怀。

缅怀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春风寄哀思,翠柏颂英魂。清晨8时,师生们乘车前往活动第一站咸阳市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两名学生代表抬着花篮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将凝聚着全校师生敬意的鲜花敬献于碑前。


师生垂首静立,以无声的追思表达对英烈的崇高敬意。默哀结束后,初二8班杨一玘同学在发言中深情献词:“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珍惜时光、勤学奋进,用知识武装自己;要心怀家国、勇于担当,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挑战中锤炼品格。山河记得,人民记得,吾辈定当,继往开来!”句句肺腑之言,道出青年学子的传承之志。初一10班崔宸赫同学领誓,全体同学面向纪念碑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响彻陵园,彰显新时代少年的责任担当。

仪式结束后,师生们瞻仰烈士纪念碑,并参观咸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大家带着敬畏,缓缓走向一座座烈士墓碑,仔细轻柔的地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向先烈们致以最质朴的敬意,也借此表达对先烈们的追思与感恩。

劳动育人,播撒绿色希望

师生们来到了秦都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植树活动。我校团委书记孙浩作动员讲话,他讲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劳动创造史,同学们应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亦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以今日之行照亮未来之路!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领取铁锹、水桶等工具,兴高采烈地投入到苗木栽种的劳动中。挖坑、扶苗、填土、浇水……大家亲手栽种了树苗,干劲十足。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苗木栽种的基本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劳动精神带到日常生活中去,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

在农教园里,他们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工具及其演变过程,感受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力量;在劳模馆里,他们通过影像资料和实物展陈,学习了全国劳模的感人事迹,深刻体会到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大家都纷纷表示要以劳模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在印刷体验区里,他们亲身体验了活字排版、研墨印刷等非遗技艺,从排版、磨墨到活字印刷、装帧,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厚重。

寓教于乐,汲取奋进力量

下午,师生们来到刘古愚纪念馆。在导游的讲解下,同学们认真参观了每一个展厅,仔细聆听每一段历史故事,深入了解这位近代教育家的思想与贡献,深受触动和启发,“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全体师生。

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学生们在缅怀先烈中坚定信仰,在劳动实践中锤炼品格,在文化传承中增强自信,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探索育人新模式,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化、更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机会,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