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教亦无涯。为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教研,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提升常态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月25日,我校与秦都中学开展英语、综合学科联合教研系列活动,我校校长吴海峰、全体行政领导、秦都中学副校长习江莉、教务主任张亚茜及相关学科教师参加活动。 春日课堂绽芳华 异构教学显匠心 道德与法治组 《弘扬优秀家风》第一课时 秦都中学唐静老师与我校王铭君老师同授五年级道法课《弘扬优秀家风》(第一课时)。唐老师以热播电影《哪吒2》人物激趣导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时代家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交流,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王老师以猜字游戏引入,带领学生感知汉字文化,营造浓郁学习氛围,继而通过视频感知优秀家风,在名言警句中探寻内涵。她引导学生从涵养德行、修身立志、家国情怀三个梯度由浅入深探究,使学生理解家风与传统美德的关联,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乐享交流。 唐静老师 王铭君老师 英语组 《Unit4 He lives in a village.Part A》 秦都中学惠晓茹老师与我校王思梦老师同授五年级英语课《Unit4 He lives in a village. Part A》。惠老师课堂突出 "实",以 "我的家乡" 温情导入,通过问题阶梯处理文本,说练结合中教学层层递进,知识拓展丰富且衔接自然;王老师课堂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立足文本设置问题链使文本问题化、结构化,引导学生感受美;通过关联生活解构西安与袁家村的城乡魅力,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多元内涵;最终升华主题,引导学生于细微处发现美,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美,实现语言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双向共生。 惠晓茹老师 王思梦老师 《Unit 2 How do we show our feelings?Part B》 秦都中学的丁宁宁老师和我校马旭娜老师带来三年级英语课《Unit 2 How do we show our feelings?Part B》。丁老师通过“Say”和“Do”两个维度,巧妙创设真实情境,鼓励学生用语言和行动传递情感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注重情感教育与实践能力,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马旭娜老师立足"学科融合+情感融合"的教育理念,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入课堂,结合中国文化之美与英语学习,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表达情感。 丁宁宁老师 马旭娜老师 体育组 《小足球——脚内侧踢球》 秦都中学的杨东旭老师和我校赵朱虎老师带来四年级体育课《小足球-脚内侧踢球》。杨老师以动态热操结合游戏化练习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团队协作;赵老师激趣导入,落实 “学、练、赛”理念,两节体育课内容丰富、学生参与度高,获听课教师好评。 杨东旭老师 赵朱虎老师 音乐组 《杨柳青》欣赏课 秦都中学的王傲霜老师和我校惠扬眉老师分别带来三年级音乐欣赏课《杨柳青》。王老师将歌曲《杨柳青》置于江苏的地域文化大背景下,同时运用多版本对比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江苏民歌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创新之间的关系;惠老师的课堂从有趣的AI对话引入,以柔美的器乐语言再现江南水乡的灵动生机,同时融入地方音乐文化背景讲解,深化学生对民乐地域性特征的理解。 王傲霜老师 惠扬眉老师 美术组 《会动的线条》 秦都中学的王晨阳老师和我校杨锴老师带来三年级美术课《会动的线条》。王老师激趣导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贯穿于整节课当中,利用纸条的随意挥动,让学生在黑板上制作风筝线,感受线条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构建精巧故事脉络,以“阿直”“波波”“小纤”为 “故事主人公”,带领学生在故事解读中认识线条特性。课程收尾处,全班合作绘制两张卷轴画,以艺术创作形式完成故事闭环,实现知识学习与创意表达的有机融合。 王晨阳老师 杨锴老师 分科评课研讨 提升教学实效 授课结束后,各学科组在不同会场进行了深入的评课研讨。授课教师分享各自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以及教学后的反思。听课教师则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个方面分享听课感悟。 在本次跨校联合教研活动中,与会领导从不同维度对课例展开专业点评,分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生态格局,指出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力与资深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淀形成良性互补,倡导通过常态化教研机制促进专业共生发展,同时期待通过课程共建、课题共研、资源共享等多元合作模式,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吴校长、习副校长为授课教师颁发证书 本次同课异构系列活动不仅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展示了课堂教学的无限可能。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为两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咸阳林凯谦成学校和秦都中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