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我校名师的辐射带头作用,解决青年教师在个人成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为我校培养一批学习型、专业型、创新型、研究型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科研处组织我校名师对本校青年教师进行系列培训。 3月26日下午,我校“名师讲座之青年教师培训”第二讲在阶梯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陕西省教学名师、科研处主任王卫涛主讲,主题为“依托课堂,成就不一样的自己”,旨在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探索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讲座开场,王老师引用“第二代教学设计之父”戴维•梅瑞尔的观点,指出大众对教学和教学设计存在的误解,强调教学设计与认知心理学的紧密联系。他详细阐述了认知心理学的三种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让教师们明晰教学设计的理论根基,为后续深入理解教学过程奠定基础。 谈及“什么才算是教学”这一关键问题时,王老师引导青年教师突破传统认知。他列举应用、反馈、指导、训练等要素,并鼓励教师们积极思考其他教学相关行为,如讨论、交流、设疑等,使教师们意识到教学绝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多环节、多维度的复杂过程。同时,他介绍钱梦龙的“三主”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在教学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助力教师们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定位与教学活动核心。 在分析教师教学法来源时,王老师提到传统教学法常源自自身教师的传授,新教学法多通过向名家学习获取,个人教学法则依赖自身经验积累和感悟。但他也提醒教师们,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悟性会逐渐变弱,因此教师们需把握成长阶段,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以5年为一个小目标,10年为一个大台阶,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怎样打造最有效果的课堂?王老师给出明确方向——“讲、议、练、学综合”的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模式,以及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他深入解读我校提倡的“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的要点,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围绕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落实自学任务、合作问题、训练习题三项设计,抓住自主学习、合作展示、教师精讲、学生精练四个环节,突出五种思维,为教师们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清晰路径。 讲座尾声,王卫涛老师表达对教师们的殷切期望。他提到于漪老师“课比天大”的观点,鼓励教师们“站稳、站好、站优”三尺讲台,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价值、成就自我。同时,他用温暖而坚定的话语激励教师们,既然选择教育事业,就要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择一事、终一生,做一事、到极致。 此次讲座干货满满,为青年教师们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发了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相信在这些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我校青年教师会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