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理念革新,精准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实践转化,切实构建素养导向的课堂新样态,我校语文教师朱佳和体育教师谢波于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参与了“名师之路”未来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低段)和中小学体育与教学变革研讨会。与全国名师对话,汲取前沿教学智慧。 以培促教,以学促行 培训期间,多位业内知名专家与特级教师亲临现场,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讲座与示范课。他们围绕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如任务群、人工智能备课、跨学科等,展开深入探讨与实践展示。在示范课环节,名师们以其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参会教师呈现了一堂堂生动鲜活、高效有趣的课堂范例。从巧妙的教学设计到精准的课堂引导,从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激发到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蕴含着教育智慧,让在场教师深受启发。 付雪莲老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堪称一场妙趣横生的童话盛宴。付老师深知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用那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语言,以及丰富且极具感染力的表情,瞬间将孩子们带入了神秘的童话世界。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作掰、扛 、抱的动作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并通过语言动作描述,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理解记忆。识字教学环节,她巧妙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牢牢记住了生字。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低年级的课堂成为了一片充满欢声笑语、趣味与想象力的乐园。低段语文教学充分契合孩子的天性,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启他们的语文学习之旅。 同时,培训还设置了互动研讨环节,参会教师们积极参与,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大家在思想碰撞中拓宽了教学思路,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语文培训心得:采撷语文之光,照亮语文教学 朱佳老师在回顾自己以往的低段语文教学实践时表示:“我深感与名师们的差距。在教学方法上,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设计上,缺乏创新性和系统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在跨学科融合方面,更是浅尝辄止,没有真正发挥出跨学科教学的优势。展望未来的教学之路,我充满信心与期待。我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把从名师身上学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正如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我愿在未来的教育征途上,做一名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行者。” 名师示范展风采,专家赋能助提升 众多名师的示范课宛如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星辰,各具特色,为我们照亮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前行道路。 陈雁飞团队带来《聚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与数字化的应用》主题报告,立足新课标方向,引领教学新样态。 李丽、向宏钊、文杰等多位名师呈现《灵敏的多种练习方法及体能游戏》《轻排球扣球体验与比赛》《田径:多种形式的跑及体能练习》等特色课程,涵盖不同学段运动项目,融合体能训练与趣味实践。 陈雁飞、屈明、顾静等专家团队通过点评、经验分享、导师评课,深入挖掘新课堂内涵,解析《夯实体育基地项目教研,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结合教材实践与多态模式构建(如陈大宁“花头精游戏工作室”案例),为体育教学变革提供实操路径。 刘文正进行活动综评,系统梳理研讨成果。本次活动通过“讲座+课堂+点评+分享”的立体模式,助力教师汲取前沿理念,推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向高质量、新样态发展。 教师培训心得:立足课堂实践,探索素养提升 谢波老师分享培训心得:通过陈雁飞团队的主旨报告,我深刻理解“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与数字化应用”理念,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技能传授,更要融合评价与数字化工具,构建系统性育人体系。名师课堂环节,李丽、赵丹等教师的《灵敏的多种练习方法及体能游戏》《击剑(花剑):弓步直刺和实战演练及体能练习》等课程,以趣味化设计激活课堂,让我看到运动技能与趣味游戏、实战演练结合的巧妙实践,启发教学形式创新思路。专家点评与经验分享环节,屈明、顾静等对“体育基地项目教研”“教材实践”的深入解析,更让我意识到教研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作用,从课堂设计到课程体系构建,都需以研促教、以研提质。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让我明确:未来教学中,需将前沿理念融入课堂,借鉴多样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素养培养,真正推动体育教学向高质量、新样态发展。 学习笔记 此次 “名师之路” 培训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机会,让大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更新与提升。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