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落实“三常规一规范”管理要求,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促进校际、县域资源共享,践行“素养导向、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科素养,助力教学质量提升,4月8日,武功县教育局特邀请陕西省初中语文杨琨名师工作坊、三原县初中物理李红英名师工作室和武功县初中道德与法治李雅霞名师工作室在南仁中学开展“一坊两室”交流研讨活动。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由陕西省初中语文杨琨名师工作坊、三原县初中物理李红英名师工作室、武功县初中道德与法治李雅霞名师工作室8名老师进行授课。 全县19所中学的语文、物理、道法教师,陕西省杨琨初中语文工作坊、三原县李红英初中物理工作室、武功县李雅霞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成员,三原县陵前镇马额九年制学校、张家坳中学教师代表,武功县教育局和三原县教育局师资股、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室人员共计18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预备会、示范课、评课及各位老师学科专题报告。 第一阶段:凝心聚力,共谋方向——活动预备会 在预备会上,承办学校南仁中学校长王利利致欢迎辞,武功县教育局领导讲话,三原县教育局领导讲话,预备会后全体教师合影留念 旗台前合影留念 第二阶段:示范引领,深耕课堂——多学科精品课展示 参与授课的8名老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高效课堂示范课。 示范课中,学生互相讨论、动手操作,认真听课,师生间互动交流的温馨场景定格成一个个温馨而美好的瞬间。这些瞬间不仅是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美好见证,更是对每一位参与者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它们将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 每位授课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方式,包括新课导入、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师生互动、教学资源选择、教材处理与整合手法、情境设计和问题设计的角度等,这些环节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教学思考和教学个性。尽管他们教学风格各异,但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阶段:研思共进,赋能成长——分科评课与学术报告 课后,三原、武功两地教师齐聚一堂进行交流研讨,本着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的目的,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大家踊跃发言,分享教学智慧,毫无保留地交流“教艺”。 陕西省杨琨初中语文工作坊评课及学术报告 —《沉潜文本觅诗意,深耕课堂求本真》 工作坊主持人杨琨老师带来了一场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她深入剖析了《井冈翠竹》这篇文章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她指出,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文章中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顶针等,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表达的典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学会模仿和借鉴,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这段描写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井冈翠竹的不同姿态,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句式,描写其他景物,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沉潜文本觅诗意,深耕课堂求本真》专题报告中从沟通与包容看篮球场的冲突导入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将语文核心素养育人要求和学科价值有机结合。 杨琨老师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读写结合法等。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武功县李雅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评课及学术报告——《新课标下践行议题式教学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转变》 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引导,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合作探究与思辨讨论,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开放性、价值引领与实践性,尤其适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价值观塑造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需求。 在报告中,李雅霞老师还分享了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从议题的精准选择、情境的巧妙创设,到讨论环节的有序组织、总结升华的时机把握,每个步骤都关乎教学成效。她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在思维碰撞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最后,她提到: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阶段的探索仍面临挑战,如教师对开放性议题的驾驭能力、评价体系的完善等。下一步可结合区域教研力量,开发更多本土化教学案例,并借助数字化工具增强课堂互动性。 三原县李红英初中物理工作坊评课及学术报告——《从知识传递到素养生长——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物理课堂增效路径》 李红英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痛点直击) 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不再仅仅聚焦知识传授,更强调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其精髓,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中。 二、新课标核心要求(素养导向) 真实情境是连接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养。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情境。 三、课堂增效五大路径(实战案) 一是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培养综合能力。三是巧用信息技术,化解知识难点。四是开展项目式学习,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五是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是一次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也是一次面对面的思维碰撞,这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县际之间的友谊,开阔了视野,为我校今后教育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直以来,南仁中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坚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县际、校际之间合作交流,通过与名校和兄弟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增进了学校之间友谊的同时又激发了教学科研的活力,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 |